据调查,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DM)增长最快的地区,目前我国20岁以上人口中DM人数已经达到9200万,DM前期的患者为1.48亿。DM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0%以上,因而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DM的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使用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基于血糖水平的诊断标准,然而血糖反映的是即刻葡萄糖代谢水平,容易受到如进食和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可以反映测定前体内2—3月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进食等因素影响,相对较稳定。随着HbAlc检测方法和标准化的逐渐完善,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正式新增HbA1c≥6.5%作为DM诊断标准之一。本项研究将评估本次所调查人群中HbAlc作为诊断DM标准的最佳切点,初步探讨ADA推荐的DM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选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门诊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Y)试验患者,在征得其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bA1c检测。共393例,其中男性211例,女性182例,年龄中位数56岁(22—74岁)。排除近期创伤、感染、肿瘤、妊娠和已知DM患者。
1.2 仪器和试剂葡萄糖检测采用某品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校准品和质量控品均为配套;HbA1c检测采用配套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为配套仪器。以上仪器均按照操作说明书更换耗材及校准,同时每天完成2个水平质控品检测。采血管及采血针均由美国某公司提供。
1.3 标本采集当日早晨抽取禁食10~16h后静脉血,氟化钠和EDTA—K抗凝血各1管。抽血后立刻口服含75g葡萄糖水300ml,口服葡萄糖水后30min、60min、120min分别抽1管氟化钠抗凝血。每次抽血后氟化钠抗凝血立刻分离血浆,1h内完成葡萄糖检测,ED—TA—K:抗凝血2h内完成HbA1c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Medcalc.v.11.3.3.0软件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ROC)。
2、结果
2.1 各组实验室检测结果以WHO的诊断标准将受试人群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糖耐量受损组(IGT)和DM组。各组实验室检测结果见表1。表1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HbAle结果(x±s)
2.2 HbA1c诊断DM的ROC曲线以非DM组(NGT+IFG+IGT)为对照组,用HbA1c诊断DM时,ROC曲线分析表明HbA1c值6.3%为最佳切点,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26,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88.O%;用FPG≥7.0mmol/L诊断DM时,敏感度为90.1%。不同切点时诊断效率见表2。
3讨论 DM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对其发病机制和并发症研究的不断深入,DM的诊断标准也几经改变。诊断标准的定义也从早期的“未来发生症状性高血糖相关的血糖水平”转变为“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相关的血糖水平”。然而这些诊断标准均是基于血糖水平的,随着2010年ADA新增HbA1CI>6.5%作为诊断指标之一后,针对各种族人群的诊断切点的研究广泛展开,有研究表明诊断DM的HbA1c切点可能存在种族差异。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人群中HbA1C诊断DM的ROC曲线最佳切点值为6.3%,AUCROC=0.926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88.0%。当选择ADA推荐的切点6.5%时敏感度下降为81.8%,特异度为93.7%,ADA推荐的标准并不适用于本次调查。这与国内文献报道的HbA1c诊断切点6.1%~6.4%基本一致:而上述报道中均是选择OGTY正常组为对照组,本次调查中选择非DM组为对照组,故报道中敏感率显著低。本次调查敏感率。单独使用FPGI>7.0mmol/L诊断DM时,敏感度为90.1%,与使用HbA1CI>6.3%作为切点时诊断DM敏感度无显著差异,但HbA1C比血糖相对稳定,故使用HbA1C优于单独使用FPG。 本次调查中得到的I-IbAlc诊断DM的切点为6.3%,与ADA推荐的6.5%不一致。ADA的标准是基于美国人群的广泛调查,也许并不适合亚洲人和中国人。本次研究中探讨HbAlc诊断DM的切点时,仍使用OGTY作为诊断DM的标准,而未使用视网膜病变的指标且病例数量不足,得出的HbA1c诊断DM切点值也许不够准确,仅为更大范围的研究提供参考。确定适合中国人群的HbAlc诊断DM的标准尚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调查,而诊断标准同时也需要基于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等)患病率显著增加时HbAlc的值来共同确定。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请点击"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了解明德生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
TEL:027-86507708
Copyright © 2024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 | 鄂ICP备1200010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16-0005]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