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粘膜分泌的蛋白酶前体,可分为PG I和PG II两种亚型。PG I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PG II来源于全胃腺,十二指肠、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 II。 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下和(或)自身的催化作用下,从N端断裂一段氨基酸序列(约含44个氨基酸残基),从而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在pH 2-3.5活性最强。 两种胃蛋白酶原具有两组不同的生化性质。其对激活的pH表现不同,PG I最适pH为1.5-2.0,PG II为3.2。另外PG I对碱性产生的变性较PG II敏感。PG I和PG II在pH>5时失去活性,pH>7.2或温度大于65℃发生不可逆的变性。活化的胃蛋白酶原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主要水解苯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或亮氨酸等残基组成的氨基酸,对谷氨酸组成的肽链也有作用。 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PG 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 I升高,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 I降低;PG 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G 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HP感染时可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分泌增多,故而刺激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其中PG II水平增高显著,所以PG II在HP感染中的敏感程度较PG I明显。PG I也可增高但增高的幅度没有PG II明显,所以PG I/PG II的比值下降。感染HP的程度受损部位与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时PG I和PG II的值不同:早期HP感染可使血清PG I、PG II水平增高,PG I/PG II水平下降,但发展到后期胃粘膜发生严重的改变时,如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发生胃癌时,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高低将不能完全反应HP对胃粘膜的影响。所以胃蛋白酶原测定时,HP感染早期的意义明显优于晚期粘膜发生较大改变时的意义。另外血清PG II水平随着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而降低,这对判断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疗效具有意义。 ①浅表性胃炎早期由于浅表性胃粘膜炎症的反应,一方面可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并使胃酸和胃泌素的分泌同时增加,而胃酸和胃泌素又可刺激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另一方面炎症和粘膜的反应可造成主细胞的损伤,使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的能力下降。糜烂性胃炎、胃粘膜增生、再生和炎细胞浸润严重,损伤的胃粘膜通透性增加,PG II渗入血循环的量增加,导致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含量的增加。血清水平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准确反应胃粘膜组织学状态。在浅表性胃炎中PG I升高幅度低于PG II,PG I/PG II比值下降。 ②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PG I分泌降低,其原因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或免疫反应使得自身腺体和主细胞被破坏,分泌细胞在数量减少的同时又被幽门腺或肠上皮化生。分泌PG II的细胞分布较广,因此血清PG I的水平下降,而PG II的水平保持稳定甚至有轻度增加,PG I/PG II下降明显。 ①与胃溃疡的关系胃酸和胃蛋白酶复合作用更易引起消化性溃疡。胃蛋白酶在溃疡的形成中是最有害的因素。PG II升高见于胃炎与HP感染,同时PG I/PG II比值下降。而PG II升高时发生胃溃疡的危险性可增加3倍。 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约2/3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PG II含量增高。Rotter曾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两大家族成员测定血清PG I含量并进行家族调查。结果表明PG I血清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支持十二指肠溃疡期的存在并认为PG I测定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亚临床指标。在调查中发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有一半患者PG I增高,而另一半患者PG I正常,高PG I家族中100%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PG I正常者不发生十二指肠溃疡。PG I增高的人十二指肠溃疡危险性增加3倍。另外PG I升高与溃疡难治和复发有关。PG I升高说明分泌其细胞增多。 据卫生部主办的“中国健康激励计划”报道: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死亡人数在所有癌症中居首位。临床工作表明,胃癌的早期诊断可明显改善预后。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0%,II期为66%,III期为51%,而晚期胃癌仅为14%。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仅约10%,在胃癌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中,迫切需要开展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目前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是电子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胃镜被称为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由于这两种检查方法必须要求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费用较贵,不适用于反复检查和人群普查。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胃蛋白酶原I/II(PG I/PG II)临床筛查诊断,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和确诊有重要意义,被称为“血清学活检”。以PG I/PG II进行筛查,筛查出的“阳性”结果,再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就会变得更有针对性。 1. 胃镜:他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作为胃部疾病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具有侵入性,患者检查过程痛苦,同时结果受医生水平影响大,不够客观,费用高,难以普及,不能反复检查,不适合于人群的普查或筛查。 2. 钡餐造影: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是让受检者吞食糊状硫酸钡(显影剂)后,通过钡剂在经食道到达胃、十二指肠部位的显影过程来进行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方法,因为它不溶于水和脂质,所以不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但一般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病人,以及碘试验阳性的病人不适宜做这项检查,同时此法存在射线暴露,检查费用较高、受检人群混杂及阳性患者难以随访等问题,对早期胃癌的判定显得无能为力。 3. 13C尿素酶呼吸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医学试验,幽门螺杆菌内有尿激酶,当它在胃内遇到吞下的13C-尿素,就会把它分解成13CO2,13CO2经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随呼气排出。我们只要收集呼出的气体,测定其中的13C标记的13CO2,就可准确地证明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正常人因为没有幽门螺杆菌,所以13C-尿素不分解,由泌尿系统排出,呼出的气体中就没有13CO2;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呼出的气体中就有13CO2。该方法只能用于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 胃蛋白酶原反应的是胃粘膜的状态,主要是通过判断萎缩性胃炎来识别出胃癌高危人群,不能误认为阳性就一定是胃癌; 2、 胃切除后会引起胃蛋白酶原阳性,因此此类人群不适合胃蛋白酶原检测; 3、 大多数情况下,胃粘膜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薄,作用降低,此种状态也叫做萎缩,是生理性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