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支持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5-12-04

理化特性:
白蛋白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 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nm。白蛋白半径为3.6nm,正常状态下白蛋白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白蛋白的排出。正常情况下,尿中白蛋白极少,小于20 mg/L,故称之为微量白蛋白。若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 mg/L-200 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即超出健康人正常参考上限而又未检出临床蛋白尿的临界阶段。原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早期都能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损伤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尿微量白蛋白的监测可作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和长期随访指标。
临床应用:
  1、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早期存在可逆性,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肾脏损伤有可能恢复,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帮助其早期识别及监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可以做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之一。
  2、心血管疾病
  已有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脑、肾及血管损伤的标志,因此它被认为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尿微量白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和死亡增加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与全身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可能是因为非酶糖化蛋白质聚集在肾小球基底膜,使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增加,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同时也积聚在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壁上,致大动脉中层脂质堆积和微血管病变。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不仅是急性应激反应的结果,而且与全身血管功能不良,从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时应激反应引起血管急性损伤,会出现短暂性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对A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因此尿微量白蛋白不仅是判断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心血管病变的一个预测指标。
  3、高血压病肾损害
  最近一些临床研究对高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相关性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观察,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是高血压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主要与收缩压相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心肌肥厚、空间隔增厚、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者,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目前认为对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必须强化高血压的治疗,其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
暂无
临床应用原则:

首页  / 文献支持

Copyright © 2024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 | 鄂ICP备1200010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16-0005]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