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到2018年,从概念的提出到艰难起步再到如火如荼,7年时间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初步完成
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通过建设规范化的胸痛中心,尽量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介绍说,据近7000例我国心梗患者案例分析结果,其在胸痛中心的心梗救治死亡率降低到了3%以下,而非胸痛中心的心梗救治死亡率则在5%左右 。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近年来,院士、专家们大力呼吁倡导的原因所在。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更是把胸痛中心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介绍,目前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官网注册医院数超过3500家,并持续增长。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已初步完成,成立了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完善了评审流程及两套认证标准,成立了胸痛中心总部与4个区域认证办公室,同时筛选了49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2018年度第二批胸痛中心107家医院通过了认证。截至2018年底,已有562家医院通过认证。
胸痛中心建设在加速
提起胸痛中心建设,有一个人无论如何绕不开,他就是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向定成教授。作为第一个引进胸痛中心的国内专家,他将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进程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2013年前,模式探索阶段。“在2010年左右,行业内提出了绿色通道理念,并逐渐推广开来。但我在国外考察时发现,联系院内院外的胸痛中心建设已经相对成熟,且得到了广泛的赞誉。2010年,我们就开始筹备胸痛中心建设。并在2011年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前身)。” 向定成告诉记者。
没想到的是,论坛上的一次演练显示出了胸痛中心建设的成果,救治时间成倍的缩短、住院费用的大大减少都给这项工作打了一针强心剂。
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阶段,即2013年~2016年7月,推广阶段。伴随专家队伍的不断扩大,行业内发出了倡导胸痛建设的最强音,这些声音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带到了相关主管部门。2017年11月下发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提出,满足建设条件的二、三级医院要建设胸痛中心,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推动胸痛中心的快速发展。胸痛中心建设大幅度提速。
第三个阶段,即2016年7月至今,加速推动规模发展阶段。向定成表示,中国胸痛中心建设能够发展到如此规模,是一批专家和领导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想到仅几年时间,胸痛中心建设又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质控是下阶段工作重点
向定成所谓的下一个阶段,也是葛均波、霍勇以及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教授挂在嘴边的,即质量控制。王焱表示,不能出现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局面,持续质量改进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2019年,胸痛中心认证数将达到1000个。最初,我们关注到基层胸痛建设的必要性,增加了基层认证数。”王焱说,形成规模后,就要预防可能发生的质量管理问题,比如部分医院对胸痛中心建设理念认识不足、为认证而认证、只作秀而不解决实际问题;也要预防可能出现的部分医院未建立常态化质量控制机制,只应对检查,不落实;部分医院填报数据不真实,懈怠,不及时等等。未来将通过4个区域认证办公室加大抽查、核查力度,即使是大医院做得不合格照样被警告甚至摘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王毅在2018年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一是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方协调配合,进一步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对照相关规定制定任务,成熟一个认证一个,2020年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强监督与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加强救治能力,缩短救治时间。
未来,胸痛建设还将继续加强推进三全模式,即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这一理念的提出将胸痛中心建设推广至社会层面,全民参与是指尽可能动员更多公众的参与,若没有公众的参与,无论医师如何努力,政府给予多大支持,最终依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全程管理是说防、救、治、康相结合,从预防疾病的发生,到对高危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再到发病患者的急救治疗,最后涉及患者的康复。
胸痛中心急救地图正式发布
2018年11月20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胸痛中心总部联合推出,阿斯利康支持的“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正式发布,将全国具备胸痛救治能力的胸痛中心纳入到‘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代表着一个新型的心血管防治体系生态链的成形。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表示:“‘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和医疗救治的无缝衔接,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支出,将促进我国整体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据了解,“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能使呼救和治疗过程实现“快、准、好”。
“快”,在第一时间启动救治;
“准”,准确的到达具有急性胸痛疾病救治能力的胸痛中心。
“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为救治争取更多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救治效果。
同时,“胸痛急救地图”小程序现已上线,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胸痛急救地图”,即可通过自动定位查看或搜索周边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了解医院简介以及路线、时间预估等;且在小程序界面还能一键拨打120,极大地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此外,点击“急救常识”,还能了解胸痛急救知识及心梗术后康复要点,让大众和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和应急常识,进一步减少不幸的发生。
明德生物胸痛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
TEL:027-86507708
Copyright © 2024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 | 鄂ICP备1200010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16-0005]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