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胃癌这两个名词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了。引起胃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暴饮暴食、饮酒酗酒、吸烟、不吃早餐等等。绝大多数人都正在或者曾经受到过胃痛的折磨,也经常听说身边某亲戚或者某朋友亦或是某明星患胃癌去世。那么怎么样才能很方便的了解自己的胃是否处于一个健康的水平呢?
胃病、胃癌的检查及诊断方法有很多,包括钡餐检查、胃镜检查、C14呼气试验等等。当然较为直观的胃镜检查或者钡餐检查,可以详细了解消化道内各器官的体征,准确性较高。然而由于胃镜的痛苦较大,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易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会涉及到抽血检查,那么胃病检查和胃癌的筛查也可以通过抽血检查吗?当然答案是肯定的。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和胃泌素G-17检测就可以评估胃部健康状况的,那么这些指标又是怎么样表现胃部健康状况的呢?
胃泌素G-17是什么?
胃泌素G-17由胃窦G细胞产生,其分泌严格受胃窦部PH值控制,根据G-17水平高低,该指标可判断胃分泌功能,反映胃酸高低、提示胃黏膜萎缩的部位、程度及风险,可较为全面判断胃黏膜健康状况。
胃泌素G-17的临床意义:高胃泌素血症高胃酸性高胃泌素血症:见于胃泌素瘤、胃窦粘膜过度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恢复后,胃泌素水平大多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常提示有萎缩性胃炎的可能。
低胃酸性或无酸性高胃泌素血症:见于胃溃疡、A型萎缩性胃炎、迷走神经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
低胃泌素血症:见于B型萎缩性胃炎、胃食道返流。
胃泌素反应性增强见于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溃疡病。
胄泌素反应性减弱见于皮硬化症。
胃癌时,胃泌素的变化与病变部位有关,胃体癌时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而胃窦癌时,胃泌素分泌减少。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是什么?
PGI和PGII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大约有1%的胃蛋白酶原进入血液并稳定存在,胃萎缩时会改变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因此,血清中PGI和PGII水平可以作为胃粘膜萎缩的可靠指标。目前,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已经被认为是“血清学上的胃镜检测”。亚洲地区关于胃蛋白酶原的临床使用研究有已经很多,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能有效发现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肠化生胃癌早期癌前病变已经成为共识。一项大规模人群研究表明增加PGI/PGII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提高至93%和88%。
胃蛋白酶I(PGI)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67~200 ng/ml
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
胃蛋白酶II(PGII)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
PGI/II比值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7.5
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因此,联合测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推荐以上流程进行胃癌筛查,其中就包括胃泌素G-17和PG的血清学检查。可见胃泌素G-17和PG对于胃病、胃癌的诊断和筛查尤为重要
TEL:027-86507708
Copyright © 2024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 | 鄂ICP备1200010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16-0005]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634